不要别贪小利乱点红包也有微信吃大亏击假

日前,不乱微信群里出现“京东集团为回馈社会全民派发购物津贴”的点击大亏链接,后经各方核实,微信证实该链接系传播虚假内容。红包对于类似的假别“假红包”,人们要提高警惕。利吃
记者从微信团队了解到,不乱诈骗嫌疑人会把“假红包”链接的点击大亏封面,包装成各种容易让人上当的微信形式,如一条逼真的红包语音消息、邀请加群提示、假别“我已经领到了”等,利吃以各种正规名目吸引用户点击,不乱并伪造页面内容,点击大亏诱导用户再次转发。微信由于“假红包”通过微信的好友关系链传播,容易让用户降低警惕性。用户收到由好友转发的“假红包”链接,出于对好友的信任,容易点击而上当。
点击虚假红包链接存在哪些风险?北京朝阳区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肖圣雷提示,主要包括:个人信息泄露风险,木马程序风险,手机权限开放风险,财产损失风险。
“正常的红包点击即可领取,但是虚假的红包链接以红包的‘外表’并结合热点吸引用户点击。一旦点击后,要求用户填写个人的身份信息、银行账户信息等,存在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嫌疑。”肖圣雷说,部分不法分子以红包吸引用户点击,在链接中诱使用户下载木马程序,在用户手机中植入木马病毒,进而控制手机中的相关功能,实现其他非法目的。此外,用户在点击虚假微信红包链接过程中,可能被要求开放手机的存储、定位等权限,不法分子从而非法获取相关信息。
肖圣雷分析,不法分子通常利用虚假微信链接骗取钱财。在虚假链接中,通过收集信息、模拟正常支付、提现等手续,诱导用户在虚假页面中输入支付密码,同时在后台非法获取支付密码,并最终利用支付密码获取用户在微信或者银行卡中的财产。
法官建议,防范虚假红包链接对自身造成的风险,首先应当提高防范意识,形成对微信红包的正确认识,杜绝占便宜的心理。遇到好友发送的可疑红包链接,需要从好友发送红包的合理性上充分分析其真实性。
其次,要提高辨别能力,要求用户输入信息、下载程序或者完成其他与正常领取红包不一致的操作,通常是虚假红包,应注意分辨。
再次,注重个人信息保护,对涉及个人自身利益的信息,如身份证号码、银行卡信息、支付密码等,不在可疑链接中随意输入,避免信息泄露。要谨慎对待可疑链接申请获取的权限,避免链接利用权限收集信息。
最后,如遇财产损失及时止损,可向微信平台、银行等及时申请停止支付,并向公安机关报案,协助公安机关收集证据。
微信团队表示,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,一经发现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微信平台协议作出相应处理,欢迎用户通过投诉举报提供相关线索,核实后会进行处理。
责任编辑:24
相关文章
- 这个五一假期,电影市场精彩纷呈。据网络平台数据,截至5月1日17时,2025年五一档电影新片含重映)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)突破2亿元。其中有两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《水饺皇后》和《独一无二》五一期间超前点映2025-05-11
- 上周,受益于央行公开市场向市场净投放资金,以及月底财政存款的陆续投放,利率市场得以平稳度过月末时点。银行间市场货币利率保持相对平稳,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基本维持在5%以下,前一阶段颇受压制的债券现券价2025-05-11
- 香港《明报》制图据香港《明报》报道,今年是功夫电影巨星李小龙逝世40周年,有私人收藏家借机推出14件李小龙遗物拍卖,当中3件为李小龙拍摄电影《死亡游戏》时所用的经典道具,包括众所周知的黄色紧身战衣、黄2025-05-11
- 汇丰的一项全球调查报告显示,目前,中国女性受访者在家庭财务决策中更具主动性,63%的内地女性受访者担当着家庭财务的决策者,比例高于男性受访者。理财专家指出,女性理财往往会考虑到子女教育、房屋购买、应急2025-05-11
- 铁路推出“京津冀海滨之旅”计次票 编辑:汤晓雪 来源:新京报2025-05-11
- 李某在法庭上受审。北京金志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某被控以玉佛、玉观音置换1000亩土地后共同开发,诈骗女商人丛某1400万元。昨天上午,市二中院开庭审理此案。受害人指控误信玉佛换地被骗41岁2025-05-11
最新评论